安翔律师做客《第三直播室》解读“超速别车泼咖啡车主获刑案”

在2020年10月22日播出的《第三直播室》节目中,我所主任安翔律师受邀对“超速别车泼咖啡车主获刑3个月案”进行了分析解读,并在节目中回答了网友提出的法律问题。
驾驶人究竟出于何种心态超车泼咖啡?泼咖啡车主缘何受到法律的惩罚?跟着安翔律师一起来看看吧。

视频来源:2020年10月22日播出的《第三直播室<北京:超速别车泼咖啡车主获刑3个月>》


案件经过
10月21日,北京某马路的“驾车超速别车泼咖啡案”一审宣判,泼咖啡车主涉危险驾驶罪罪名成立,被判拘役3个月。
此前,苏某因车辆并线问题与另一车辆发生纠纷,后超速驾驶追逐另一车辆,多次故意并线、急刹车,还向另一车辆前挡风玻璃泼洒咖啡,遮挡对方视线,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。
本案中,通过行车记录仪可以看到双方都有竞速驾驶、别车危险驾驶的行为,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对于双方的行为都进行了调查和认定。调查结果是,泼咖啡的车主,也就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成立危险驾驶罪,判处拘役三个月;被泼咖啡一方的车主也因违反交通法规被行政处罚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扣分、罚款。

安律解读
在日常生活中,经常出现超车的行为,但本案中的被告人不仅赌气超车,还将咖啡泼在被害车主的挡风玻璃上,这种行为的恶劣性更为严重。危险驾驶罪包含几种情形,其中之一就是追逐驾驶、竞速驾驶,包括互相别车,整体上体现的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。也就是说,这种行为不仅对特定的某一辆车有危险,而是可能对道路环境之内的其他人员、车辆都造成危险。
回到本案中,被告人还有泼咖啡的行为,且咖啡是有色液体,会阻挡行车视线,进一步加深了竞速驾驶行为的恶劣程度。
生活中有一些“路怒症”车主,在行车过程中好勇斗狠,实际上,这些行为并没有证明车主的驾驶技术,反而表明了车主品行的卑劣,更是给公共安全造成了风险。“路怒症”是一种心理问题,需要得到重视。我们应该心态平和地行车上路,体谅谦让,遵守交通规则。如果遇到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,可以凭借行车记录仪13秒以上的视频作为证据去公安机关报案,积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免受侵害,履行公民的监督义务。

网友问题
问题1
前女友以合伙开店的名义让我投资,我前后转给她12万。结果这个店都没有营业,怎么追回?
安律解答:首先需要确定这个行为是诈骗还是正常的民事行为。如果您能够拿出证据证明前女友拿了钱压根没有用于开店经营,那么该行为就是诈骗,且诈骗3000元以上就能够立案处理。
如果前女友当时确有合伙经营的意愿,也做了相应的经营准备,但因其他原因没有成功进行,那么她就是一个不当得利行为,可以走民事诉讼程序把钱款追回。

问题2
被猫咖店的猫咬伤,店家不协商赔偿事情,个人怎么处理?
安律解答:在现行《侵权责任法》和明年1月1日生效的《民法典》中都明确规定了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后果承担。在您这种情况下,店主要优先承担责任。但有一点例外,如果您主动招惹动物,甚至有一些攻击行为,导致猫反过来咬你一口,那么要减轻店主的责任。如果您没有不当的行为,店主承担全责。

问题3
我想咨询一下,老人去世了,刚买了一套房。他有两个女儿,其中一个女儿不赡养他。请问这个房产怎么分?
安律解答: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在赡养义务有上下之分的情况下,该如何分配遗产。
首先我们要知道继承顺序,父母、子女 、配偶是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。先不考虑这个房产是不是老两口的共同财产,也不考虑另外一方是否还在世的情况,假设房子是老人的个人财产,有两个继承人,那么赡养义务的履行和继承结果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。虽然这种关系不是绝对的,但在赡养义务人有条件赡养而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情况下,法院是可以判定其少分财产的。如果您有相关证据证明义务人没有履行赡养义务,可以向法院提出使其少分财产的诉求。

问题4
您好 ,我想争夺4岁女儿的抚养权。女儿从小在我娘家长大,我有工作,收入一般。孩子父亲三年没有工作 ,五年没有收入,但家底比我好一点,而且他是上海户口。这样的情况,孩子会判给他吗?
安律解答:在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上,法院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情节考虑:如果孩子在2岁以下,一般情况会判给女方;2岁至8岁之间,要遵循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;8岁以上的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见。
在实践中,要考虑父母双方的经济能力、生活状况、教育程度等方面。在经济能力上需要衡量现有经济基础和未来的发展潜力;在生活状况上会本着不改变孩子生活现状的标准,孩子在您娘家长大,属于在您家庭内部共同生活,这一点是您的加分项;教育程度上要看双方的学历和以及能够给孩子提供的教育资源,如果双方在教育资源的提供上存在明显差异,法官着实会考虑这一方面。

问题5
农村自建房,几年前包给承包方盖的,如今质量出现严重问题,承包方却说没有质量问题,拒绝返工和修复。我该怎么办?
安律解答: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起诉对方当事人。因为建筑质量是一个专业问题,可能要申请司法鉴定机构的介入,对施工质量进行一个鉴定。一般情况下,法院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裁判。
供        稿:安翔
排版校对:潘红 张希
责任编辑:张希
主        编:安翔